谈球吧体育app下载(中国)-App Store

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
谈球吧体育app下载(中国)-App Store,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谈球吧体育喜看雪域高原的“绿”“蓝”“暖”

发布时间:2023-09-27 23:44:27点击量:

  谈球吧体育格桑花开幸福来,雪域高原放光彩。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西藏日报社承办的第二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暨“省级党报总编辑西藏行”主题采访活动,9月4日至9日在西藏和日喀则举行。本报记者随团采访了解新时代西藏的发展变化,充分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生态之“绿”、科技之“蓝”、民生之“暖”,正让大美西藏美上加美。

  流水潺潺,一条条徒步小道镶嵌在山间,柳树、松树、杨树、侧柏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绿色为底、蓝天为幕,隔水望向远处的布达拉宫,不禁让人感慨“大美西藏”名不虚传……9月4日下午,省级党报总编辑西藏行采访团来到市南山公园,看到这样一幅绿色画卷。

  而在10多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模样。雪域高原,给树木生长带来严峻考验,环抱城的南北山曾经常年草木不生。

  “这山上的树,都是人一棵一棵种出来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2012年,南山启动试点高海拔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共实施市山地造林环境调控技术与耐旱树种筛选研究等工程项目8个,造林绿化面积达3521.7亩,成活率达85%以上,栽植雪松、云杉、油松、白皮松等各类苗木100余种120万余株。经测算,南山造林绿化成林面积每年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方面综合价值超过410万元。

  在高原想把树种上山,可没那么容易!南山绿化工程建设之初,先后在不同海拔、不同立地类型的区域进行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试验,有针对性地试种了不同苗木来源地和不同规格的乔木、灌木20余种,成活率达到80%以上,摸索出适宜南山山体造林绿化的苗木品种、规格、栽植技术和管护措施,成功实现“树上山”,也在全区率先实现海拔3900米以上干旱半干旱山体人工造林零的突破。目前,市正在组织实施新一轮南北山绿化工程,工程规划期10年,以“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为目标,预计总投资278.66亿元,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

  4日,采访团走进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鸣叫,鱼翔浅底,草木黄绿相间,湖上碧波荡漾,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跃然眼前。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是这座古城的“城市之肺”。

  近年来,市通过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工作,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吸引数百种鸟类栖息与逗留,不少“稀客”成为“常客”,动植物种群和生物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保护区内的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高,土地沙化现象也得到有效控制。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次仁旺久介绍,为有效地保护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早在199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成立“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经过20多年的持续建设,保护举措取得明显效果,这里成为市民游客的乐园,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

  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常年气温低,在很多人看来,这里意味着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然而,9月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西藏宁算科技集团了解到,恰恰是高原独特环境,吸引了这家拥有西藏最大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高科技企业落户。

  “我们的数据中心靠自然通风实现降温,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实现的。”西藏宁算科技集团创始人蒋宁把采访团带进机房,现场一排排存储设备指示灯闪烁,但机房内温度并不高。蒋宁算了一笔账:西藏气温低,空气干燥且二氧化硫含量低,通过自然降温,他们在西藏的大数据中心运行成本低于其他省区市,能节约15%至20%的用电。

  “如果我们产生的热量直接对外排放,必然会对这个区域的气候产生影响。”蒋宁介绍。对此,宁算科技的解决办法是:热量回收用来养鱼。通过回收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对鱼池进行供暖,根据鱼类生长所需的温度进行调节。“我们正在尝试养海鱼,马上这里就能养出罗非鱼、基围虾。”蒋宁介绍。除了用于绿色水产养殖,后期该项目还打算将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之后用于住宅供暖,避免富余的水电浪费。

  西藏宁算科技可提供云计算、云储存、异地云备份、数据挖掘等应用服务,构建“云+行业”业务生态,拓展相关行业。目前,该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共建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西藏分中心;承建市政府大数据中心,为政务云等提供数据服务。在“东数西算”的大背景下,西藏宁算科技利用数据中心,打造西部地区大型低成本超算中心。考虑到南亚国家市场实际,集团还将立足西藏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断开拓市场,为南亚各国提供完善的数据处理服务。

  对于这样一家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新技术企业,西藏自治区从资金、电价、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据介绍,近年来,西藏大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数字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9月6日,采访团来到年楚河流域的城镇乡村、蔬菜大棚、企业工厂,看日喀则农业转型升级,了解乡村振兴历程和高质量发展成效。

  白朗县位于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年楚河两岸,是西藏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采访团来到白朗县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一排排大棚整齐地“列队”。博览园技术指导员张德全介绍说,这里有10多种果蔬,每种果蔬所需的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都是“一棚一品”。像创新博览园这样集“育苗、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果蔬企业,白朗县一共有5家。除了企业外,白朗县巴扎乡的彭仓村也依靠蔬菜种植业走上致富路。在彭仓村,174座大棚鳞次栉比,西瓜、西红柿、黄瓜等10余种瓜果蔬菜满园飘香。2021年,彭仓村被白朗县列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日喀则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美誉,江孜县正是该市青稞的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江孜县探索出一条以青稞精深加工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该县青稞深加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品畅销区内外,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

  走进西藏桑旦岗青稞酒业有限公司工厂,各工序人员配合紧密,全自动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桑旦岗青稞酒业注重科技研发,与江南大学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先后申请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企业每年向群众兑现青稞深加工项目分红,目前正在扩大投资,计划在传统青稞酒外,推出青稞啤酒、功能饮料等产品。

  在江孜,除了青稞,还有一样不得不提——氆氇。从日喀则市区向东南方向出发,沿着349国道,采访团来到江孜县年堆乡索盖小康示范村。索盖村人正是靠着氆氇这项古老技艺,凭着勤劳双手,织就从简单到丰富、从一成不变到多姿多彩的幸福新生活。

  氆氇是藏语音译过来的,是藏族人民用来缝制藏袍、藏帽、藏靴、床毯等所用的“布匹”谈球吧体育,是雪域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同时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索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记者被色彩鲜艳、设计时尚的氆氇、卡垫以及“沙涓”品牌创新产品所吸引。“‘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于2009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近年来,索盖村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推动这项古老技艺重焕新生。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9年的1.54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32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万元。”江孜县商务局局长央吉说。索盖村是西藏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村民粮食增收、收入增长;村庄干净整洁、设施齐全;乡村产业发展、宜居宜业。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更是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在这里,高山雪地边、草甸湿地上、山岗峡谷里,雪豹、黑颈鹤、塔尔羊、岩羊、野鸭等珍稀物种不时现身,无不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9月8日,采访团来到位于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的珠峰大本营。所有要进入珠峰大本营观景区的游客,在珠峰小镇都须换乘环保大巴。定日县珠峰景区环保车换乘中心运营负责人宋加利表示,“电动环保车投入运营后,保护了珠峰核心区环境,还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达到环保、创收双赢的效果。”

  定日县实时掌握珠峰大本营区域环境质量,协助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价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地表水、冰川积雪、土壤环境。

  “守好这片净土,我们才有饭吃!”定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这里,每年都有众多旅游观光、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游客经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路途遥远,当地群众都是抱着“金山”过着穷日子。为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定日县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当地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定日县充分借助独一无二的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在扎西宗乡启动建设“珠峰小镇”,着力打造“环珠峰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地标。

HTML地图 网站地图